文明单位
回归学生本源 区域教科研支持系统研究中期论证会召开
2019年1月23日上午,闵行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何永红博士主持的市级教育科研项目《指向学生真实成长的区域教科研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研究》召开中期论证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朱靖,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汤林春、上海市教科院潘国青、长宁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吕洪波等领导和专家莅临指导。
论证会上,首先由课题组组长何永红作主体报告,科研室庄明、张贺华、杨爱娟、郑仲仁老师分别作了“全覆盖、多层级、可应用”的课题管理子系统、“系统化、滚动式、生长式”的醒目推进子系统、“多层级、可循环、半开放”的科研培训子系统和“多类型、动态化、自主性”的资源保障子系统的专题汇报,四个系统指向理论、关照学生、关注方法、关联成果和运用,试图让科研融入教师日常生活,使平台伴随化运用。
随后,各位领导专家对课题的中期进行了论证与点评。专家评议组一致认同本课题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具有辐射作用;研究方法使用规范,科研培训子系统较好地体现了“行动研究的范式”;阶段成果比较“清晰”,既有有理论的思考作支撑,又有实践和理论的对接。课题组通过研究试图突破目前教育科研面临的高原期。
接着,专家组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厘清四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践中要将四个系统之间的结构和组织进行整体架构,每一个子系统都有“人事物理、线上线下”的要素构成。学生真实成长的内涵,可以从区域整体系统的整合应用进行关联,把课题持续生成与“学生发展”相匹配,建构其“问题”与“课题”关联的数据流,形成课题生成的匹配系统。
朱靖副院长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期望研究的格局可以更大些,把科研室“管理、指导、研究、服务”的功能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使各部门之间有效协同,从科研引领“做好自身工作”转向“做好自身建设”。
闵行教育科研将研究回归学生本源,利用信息技术为科研服务来凸显闵行的优势,从“教育科研”迈向“智慧研究”的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