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
电子书包专题研讨:学思并进 乐在个性
近年来,浦江二中以思乐课堂教学为理念,形成了数字化环境下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思乐课堂新模式,让学生不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都学有所思,乐在探索。为了更深入探索数字化环境下思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2019年4月23日,主题为“学思并进,乐在个性”的区级电子书包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在闵行区浦江第二中学举行。本次研讨活动分集中报告和分散研讨两个环节,集中报告环节由闵行区教育学院技术中心郭文波老师主持。
4月23日,恰逢国际第23个世界读书日,浦江二中整理了近年来学校数字化学习探索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案例并汇编成《从课堂,看未来》一书。项目研究成果发布暨授书仪式拉开了本次研讨活动的序幕。仪式上,闵行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龚耀昌和浦江二中校长刘亚波为参与实验项目的教师代表授书。龚耀昌希望所有参与项目的教师要做到树立信念和目标、深入研究和实践、传播辐射立己达人,同时希望学校能够依托项目积极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并注重实践成果的积累。
会上,浦江二中项目主管沈亚平老师结合学校课堂文化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作了数字化环境下的“思乐”课堂研究与实践成果报告。两位公开课执教教师黄嘉伟、谈佳伟分别分享了自己教学体会。
谈佳伟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英语课《School life in summer》,黄嘉伟老师执教的是信息技术课《人工智能初体验——人脸识别的秘密》。谈老师课前利用口语100APP让学生完成预习作业,跟读、朗读单词,平台自动生成朗读成绩,学生根据成绩了解自己的不足,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目标。课中利用电子书包平台的“组卷”功能,发布练习,通过即时的数据反馈开展针对性的教和学,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黄老师的信息技术课,在前期让学生利用平台和丰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课上学生借助学到的知识在老师引导下利用Scratch3.0制作人脸识别程序,小组合作、小组展示等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体验。最后他利用自己搭建的Moodle平台进行课后学习成果的讨论与分享。
课后,参与研讨的老师对这两节课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学校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