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

思想教育深入师生素质提升
政治学习
师德建设
文明修身
学生德育
学校精神引领文化生活丰富
文化活动
文化阵地
党的建设加强主体责任落实
班子建设
组织建设
党风廉洁
党群工作
教育改革深化办学质量提高
发展规划
教学科研
师资建设
学校治理
平安健康达标校园环境优化
平安校园
健康校园
服务保障
社会责任担当学校形象良好
志愿服务
共建共享
特色指标与创建特色
重要荣誉
工作创新
工作特色

小学市级教学展示 践行目标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发布时间 : 2019-05-23   作者(来源): 院务办   阅读 : 5719
3/8

5月21日,主题为“践行‘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2019年上海市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教学与评价展示活动在闵行区实验小学举行。

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恽敏霞,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闵行区教育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朱靖等领导,以及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教研室,闵行区教育局、教育学院的相关科室长、专家及各区教研员、教师代表等50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大会由闵行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龚耀昌主持。

恽敏霞在致辞中表示,闵行教育在区域层面实施了课程领导力和教师改进的项目,加强对课程政策的分析、解读与整改,提高校长和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执行和评价能力,确保课程逐层贯彻落实。同时对标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加强对学校、学生各项指标的分析、反馈及改进,优化等第制评价、表现性评价等,使评价与教育教学大背景要求一致。此次展示活动既是落实上海市教委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要求,也是闵行教育对2018年闵行区市课程与教学综合调研存在问题的回应和改进尝试。恽敏霞还期待专家、教师能够为闵行区小学课堂精准把脉,精心指导,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群以《基于课标 有效评价 促进学习》为主题,以区域小学评价的实践性研究与创新工作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主题汇报。一是研究评价方法,突破评价难点。通过非纸笔评价等实践研究,构建了表现性评价的操作模型,提炼了表现性评价操作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学期末表现性综合评价体系。二是评价融于教学,改进学生学习。创造性地运用前期研究的成果,制作单一任务的表现性评价设计工具、开展单一任务的表现性评价案例研究及指向学生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三是创新纸笔评价,提升核心素养。将表现性评价的优点融入传统纸笔评价,进行表现性纸笔评价的设计研究,创新命题设计。

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陈培群以《评价引导,推动教学改进》为题,结合大量数学教学实践案例,从背景与需求、设想与设计、行动与表现、经验与成效四方面作了日常教研探索实践的交流发言,内容详实且生动。本次活动中,来自闵行区实验小学、日新实验小学、平南小学、田园外小、协和双语等学校的老师分别执教了14节教学展示课,涵盖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等。其中,闵行区实验小学李莹、陆蓓莉等7位教师分别执教了7级课,直观呈现了实验小学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方面的课堂实践与创新。

市教研室小学教研室主任席恒与参会人员分享了上海市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支持系统构建的成果。他先是介绍了项目研究的缘起,即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旨在减轻学生负担,提升课程实施品质,着力于目标分解技术、评价框架构建和系统规格研制。接着重点阐述了课程目标分解技术、分项等第评价机制和单元教学系列规格三个模块组成的知识系统,详细说明如何实现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

市教委基教处科员刘中正对于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作了进一步的强调与说明。他指出,要做好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专业的引领与研究必不可少,更希望教研力量、校长、教师能够有三方面的思维,且在日常工作中持续思考。一是底线思维,把课程标准作为教学合法性的依据;二是要有创新思维,开展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研究;三是要有社会性思维,关注家长和学生的真实需求。

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引经据典、据实出发,在讲话中谈了四点感受。一是以小满节气的“小满”寓意切入,感谢大家一起在教育路上执著前行,为助力学生更好成长所作出的努力;二是结合下午观摩的五年级数学课堂《统计复习》,剖析评价变革带来的教育生态的变化;三是肯定了闵行区小学教研员日常教研工作的精准性;四是鼓励与会人员做好“建导者”,即课程建设者、开发者,同时也是指导者,扎实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以教师成长为中心的研修等工作,顺应时代变化,有所作为。

如本次活动主题“践行‘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促进教研人员、校长、教师对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质内涵的深刻领会与准确把握,也激励着大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在行动中思考,在行动中检验,在行动中改进,助力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撰稿 :  陈涛
摄影 :  闵行区实验小学及各相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