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站
运用生活情境 提升能力素养
2021年4月28日下午,以“运用生活情境,提升能力素养”为主题的初中地理教研活动在上海市莘光学校举行。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近30位初中地理教师来到现场,参与了本次活动。
莘光学校的青年教师柴哲源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地理课《气候与人类活动》,拉开了本次教研活动序幕。柴老师通过不同地区的景观图引出课题。课堂中,她运用社会热点、身边事件等真实情境,设计了“气候与人类活动”、“气候与棉花种植”和“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三项活动。在巩固基础地理知识的同时,从生活实际出发,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不仅有自我展示的机会,提升了对地理事物的表达能力,还有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从多角度思考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
评课研讨活动由区教研员周光明老师主持。柴老师进行了说课,介绍了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设计的思路,分享了此次研讨课的磨课过程,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
参会的老师们分享了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的收获与想法。孙劼世老师肯定了学习单的设计,教学用图清晰,问题设计合理。他也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丰富学生的分析能力,加强情感价值观的熏陶。顾宝宴老师和郑杰老师都强调了六年级地理教学中趣味性的意义。张立平老师对学生活动中问题设计的难度和深度表示认可。赵卉老师提出了教学中可以尝试脱离学习单,适当延展的新想法。顾毅帆老师提出了探究性教学的可行性。王伟东老师肯定了课件设计的美观和清晰,也提出了老师对于学生活动总结提升的重要性。
周老师以《跨学科案例分析的命题工作与学生表现》为题,给各位老师做了一次微讲座。他从“深刻理解评测标准”、“细致打磨情境设问”、“用心分析学生表现”和“及时反思改进教学”四方面,和教师们探讨本次跨学科案例分析考试中出现的情况和改进方法的思考。周老师强调了要注重情境下的学习和迁移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三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接着,他以二模试卷为例,表示要从能力立意、学生视角、图文互补等角度去精简情境材料,设问与材料之间也要有良好的关联性。周老师结合SOLO评价理论,分析学生在答题中体现的思维特点和思维品质,为教师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最后周老师提议教师们要理解学科本质,培养命题的系统性,重视学科阅读,关注学生思维,拓展学习空间。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着“运用生活情境,提升能力素养”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教学研讨气氛浓厚,思想碰撞激烈,给教师们在跨学科案例教学中提供了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