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站
基于学生中心、指向核心素养的师生共研
——闵行区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基地的举行教学展示活动
2021年11月10日下午,“基于学生中心、指向核心素养的师生共研”闵行区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基地教学展示活动在罗阳中学举行。
这是地理学科区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学员两年来学习成长的一次阶段性展示,闵行中学校长、地理特级教师何美龙老师、罗阳中学特级校长查建生老师、罗阳中学党委书记张建忠老师、教导主任赵建林老师全程参与了活动。
课堂展示环节,罗阳中学的卫文菁老师以世界进口博览会中的特色食品椰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从椰枣的特点、产地出发,重点分析沙特阿拉伯境内世界最大的绿洲——哈萨绿洲的形成原因,立足真实情境的探究,激发了学生兴趣,循序渐进地将沙特阿拉伯的地理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
文绮中学的蔡银银老师则从师生经常光顾的水果店入手,从琳琅满目的水果中选取柑橘、苹果、哈密瓜、火龙果等典型代表,探寻优质水果产地,探究水果生长习性,联系地理要素,让学生动手在空白中国地图上贴上生动的水果图标,形成一幅绚丽的“中国水果地图”,很自然地归纳得出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渗透了初中跨学科案例分析教学重视的分析问题、结论阐释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罗阳中学查建生校长借用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欢迎前来参加活动的区初、高中地理教师,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开课的两位骨干基地学员如同荷叶罗裙,给我们展示了地理教学不一样的色彩。”
研讨环节由区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基地的导师蒋涛老师主持。一段精彩的短视频,通过各种活动记录的一幅幅生动照片,对闵行区第五届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基地近两年来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回顾。
骨干基地主持人柳英华老师带给大家的是“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思考”主题报告,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梳理:核心素养的提出给教学带来的挑战;要不要教知识,以及如何教知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实施策略;如何评价课堂教学的成效。柳老师指出研课探讨,在做中学,在学习中成长,是教师成长的一个很好方式。他认为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实施策略核心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并从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案例与素材的选择及单元视角下的整体设计几个方面,结合具体的设计案例和生活中典型的地理事件进行了生动阐述,为教师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何美龙校长对两位教师的展示课进行了点评,并结合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做了精彩的发言。何校长强调,地理学素养是每一个公民的必备素养,地理学科本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我们的真实世界和生活密切相关。地理教师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提供教学的支架和真实的地理情境,设计逻辑清晰的问题,提升初中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和综合素养。
何校长认为卫老师的“探访绿洲”活动的设计体现了教学中一直强调的真实情境,由此展开对沙特阿拉伯自然地理特征和文化习俗的学习非常精彩;蔡老师的教学设计整体感比较强,“比一比三个苹果特色产地的差异”活动,气候特征图的比较和设问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本质。同时也对两位教师的教学提出了非常中肯和宝贵的建议。他强调自然地理的教学,要始终关注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资源、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赋予了人类生活世界怎样的禀赋底色;人文地理的教学要重视经济、文化现象的差异和背后的原因,要把有用的地理思想方法教给学生,要怀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教师要始终谦虚,保持专业的态度,热爱自己的职业,要学会以他人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勇于实践,持续学习,方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精进。
两节精心设计打磨的展示课,一个专题微报告,加上有高度有深度的专业点评,激发了大家对地理课堂教学更多的思考,教师们都感觉收获满满,意犹未尽。什么是地理?什么是教学?什么是学习?本质问题搞清楚了,教学才会有清晰简明的思路。基于学生中心,指向核心素养,师生共同研讨,共同成长。这次活动的主题,或许对所有内容的教学设计,都是有启发和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