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站
学院动态
- 综合要闻
- 闵行教育研究
- 《闵行教育》
- 学院简讯
- 政策文献
- 考察交流
- 闵行教育研究
综合研究
- 小学教学研究
- 初中教学研究
- 高中教学研究
- 综合教学研究
- 试题精选
- 教学案例
- 学前教学研究
- 教学进度
- 普教信息
- 教育科研
教研动态
- 学前研训活动
- 小学研训活动
- 初中研训活动
- 高中研训活动
- 综合研训
- 特殊教育
- 小学研训活动
教师培训
- 培训信息
- 骨干培养
- 国际教育
- 相关文件与资料
- 骨干培养
干部培训
- 干训动态
- 学员交流
德育研究
- 德育信息
- 心理辅导
- 家庭教育
- 班主任工作
- 青春期教育
- 卫生与健康
- 心理辅导
教育科研
- 课题管理
- 学术活动
- 成果推广
- 科研培训
- 重点项目
- 闵行教育研究
- 链接
- 资源
教育技术
- 学校调研
- 课题研究
- 教育培训
- 网络管理
- 影像技术
- 应用软件
- 课题研究
重新出发 智慧前行 ——记2021年闵行区初/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总结大会暨颁奖典礼
2021年11月2日下午,闵行区初/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总结大会暨颁奖典礼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举行。闵行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龚耀昌、教研中心初中部主任孙静贤、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王雪华、各初中探究型课程负责人、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负责人、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教师、区中学两类课程中心组成员出席会议。中学两类课程教研员马丽敏老师主持活动。
首先,与会者一起观看暖场片,回顾闵行区初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历程,从2018年,第一届活动的蹒跚起步,到今年第四届活动的圆满落幕,每届活动有新增长,表现为参与的对象、参与的课题、参与的规范、参与中的感动与启迪。
接着,马丽敏老师以《由“研评”数据,看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质”与“量”》为题,带领大家细读数据,分析课题类型、研究过程、报告呈现中的优势与问题,要求进一步做好优化课程建设的工作。
在研讨交流环节中,七宝中学的欧维嘉老师以《循迹质性发展,探索课程优化》为题,谈学校课程依据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进行了教师团队的扩容,如通过开放导师菜单进行反向选择的新尝试、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合作、外部资源的介入,以保障优秀教资团队的持续建设。
北校中学的宋妮娜老师以《“研”途风景,师生共商》为题,分享了这两年一所普通初中学校参与区初中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的经历,谈校方如何提供更适宜学生多元思维、辨证思考、质疑批判、创新实践的时空,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真问题,发现课题;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悟方法;围绕成果与社会意义的议题,体现研究价值,以成全每一位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发展的美好愿望。
之后,龚耀昌副院长、孙静贤主任、王雪华秘书长依次为各校颁发2021年闵行区初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获奖证书以及上海国际STEAM创新科学博览会展示交流证明。
在总结环节中,马丽敏老师从“双新”“双减”“双选”“全员导师制”和“五项管理”等角度,强调研究型课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要在课题创意来源多元化的当下,不断优化学校的课程顶层设计,用课程建设支撑起学生的探究学习,为学生在未来的志趣与职业发展方向奠基。
龚耀昌副院长提出三点要求:(一)后续要坚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初心,在“面”上,坚持带领全体学生做实“小巧而有用”的课题,避免越俎代庖;在“点”上,对善于学做课题研究的学生,学校给予特需支持,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二)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可尝试将研究性学习评选活动嵌入课程和学科教学结构中,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尝试解决现实问题;(三)作为研究性学习教师,更应把握学习要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查阅文献与综述的能力。
基于“研评”数据,优化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工作一直在路上,我们将重新出发,智慧前行,做到:初心不变,以项目为驱动,引发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以价值为导向,树立科学严谨的学术规范;以数据为实证,促进课程与课题反思优化;以机制为保障,完善区域管理与评价体系……低调实干,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