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站
关注课程调整 优化融合教育课堂教学 —— 区级随班就读教学研讨活动在闵行区实验小学举行
12月28日下午,闵行区实验小学承办了“随班就读学生的课程调整与教学支持”区级特殊教育线上研讨活动,活动由区教研员谭宏老师主持,本区近百位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随班就读教师代表参与了此次线上教研活动。
活动首先为观课环节,来自闵行区实验小学的朱黛禕老师执教了一节五年级数学课《编码》。这是一节小组课,由1名随班生,2名学困生,1位助学伙伴组成。本节课的内容,相对其他数学知识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朱老师针对随班就读学生和学困生的学业评估情况,在课堂上采取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自制小视频解读身份证编码规则以便于学生理解;选用学生自己的身份证来探究更贴近学生实际;运用板书强化学生认知;分层作业设计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新知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
在说课环节,朱老师针对呈现的课堂,做了进一步的剖析与反思。朱老师提到,在课堂最后环节计算年龄的时候,随班学生提到了他不会计算年龄时,因为时间有点紧张,她讲解得有点快。应该放慢节奏,除了把怎样计算写下来,还应该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让随班生有更好的理解。教师应该及时捕捉随班生在实际课堂上出现的困难,适时给予教学支持与帮助,才能进一步优化随班生的课堂学习。
在经验分享环节,来自实验小学的特教分管苏君老师进行了主题为《运用差异化教学方式优化课堂学习》的经验分享。苏老师指出,通过学业评价指导手册开展学业评估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教学,非常适合有各种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学习。这种差异化的教学,可以运用教学目标分层、课堂练习分层来实施分层教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助学伙伴等开展合作学习;也可以由普通教师和资源教师联合开展小组式教学或个别化教学;还可以配合信息技术的灵活使用,教学环境的多功能设置,教学材料的多元化选择等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教育需求。
在评课互动环节,浦江三小的罗艳洁老师、明强小学的赵燕萍老师,以及特教指导中心聂佳妮老师分别谈了她们的观课感受。老师们普遍认为朱老师这节课的内容选择非常好,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推进中非常“有心”,三次重心下移,层层递进,让学生习得新知。安排了助学伙伴的小组课非常新颖,有效帮助了随班生和学困生的学习。实验小学的研究团队非常“用心”地为特殊学生着想,实行差异化教学,合理利用课后看护时间,进行学习小组的组建,非常值得兄弟学校学习。同时,大家也提出由于随班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较弱,在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可以放慢节奏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帮助他完成任务,同时建议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还可增加对本课内容背景展开调查的情况,提前了解随班就读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设计将会更加完美。
最后,区教研员谭宏老师做了活动总结。她再次肯定了闵行区实验小学特教团队一路付出的努力,并指出在进行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时,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真正提升随班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材层面上。教师在开展随班就读课堂教学前应提前把握好三个维度:教什么内容?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适当增加贴近生活经验的知识内容的课时,提前预设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水平,并在授课的过程中给予随班生及时的辅助,提供难度适宜的练习。相信这样的教学一定能适合特殊学生的需求,从而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