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站

学院动态
综合要闻
闵行教育研究
《闵行教育》
学院简讯
政策文献
考察交流
综合研究
小学教学研究
初中教学研究
高中教学研究
综合教学研究
试题精选
教学案例
学前教学研究
教学进度
普教信息
教育科研
教研动态
学前研训活动
小学研训活动
初中研训活动
高中研训活动
综合研训
特殊教育
教师培训
培训信息
骨干培养
国际教育
相关文件与资料
干部培训
干训动态
学员交流
德育研究
德育信息
心理辅导
家庭教育
班主任工作
青春期教育
卫生与健康
教育科研
课题管理
学术活动
成果推广
科研培训
重点项目
闵行教育研究
链接
资源
教育技术
学校调研
课题研究
教育培训
网络管理
影像技术
应用软件

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探究能力

发布时间 : 2021-12-31   作者(来源): 谢淙   阅读 : 809

优化教学结构  提升探究能力

——2021学年第一学期闵行区初中八年级数学第四次教研活动

202112292021学年第一学期闵行区初中八年级数学第四次教研活动在龙柏中学举行。本次研讨的主题是《优化教学结构 提升探究能力》,本次教研活动由闵行区数学教研员谢淙老师主持。

第一阶段是云录播平台观课,由龙柏中学陈裡英老师执教《19.10 两点的距离公式》一课。







一群人在房间里 描述已自动生成
一群小孩在教室里 描述已自动生成

 


 

 

 


陈老师在教学设计上优化教学结构,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由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到如何求平面内不平行于坐标轴上两点的距离。在问题的探究中,陈老师先设计特殊点:如何求两点的距离呢?学生思考交流后,老师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到的?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然后提出:,过两点的直线与两坐标轴都不平行,如何计算两点间的距离?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后面例题讲解中,陈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积极发言,参与课堂。

第二阶段由教研员谢淙老师主持召开教师线上研讨活动。首先陈老师针对执教的《19.10 两点的距离公式》一课进行了说课。然后谢老师结合这节课进行了《优化教学结构 提升探究能力》的交流。谢老师从何为“教学结构”、 优化教学结构的作用、教学结构设计的几个原则、教学结构的实施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谢老师特别强调努力创设学生参与教学的各种机会,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但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发展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素质教育呼唤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多种学习模式,特别是发现学习模式倡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过程。基于这种观点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参与教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多观察思考、实际操作、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角色扮演、游戏模拟、练习作业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活动因素,师生活动协调进行,是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图片包含 室内, 桌子, 窗户, 房间 描述已自动生成结构的基本要素。

 

 

 

最后谢老师还对八年级期末考试复习给出以下建议:(1)系统梳理知识,尤其是概念、公式、定理等,帮助学生夯实“双基”;(2)讲练结合,注重实效,提高效率;(3)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函数及几何证明方面。本次教研活动结合上课实例,非常接地气,老师们受益匪浅!

 

 

供稿:龙柏中学

审核:谢 淙



撰稿 :  龙柏中学
摄影 :  龙柏中学
编辑 :  谢淙
审核 :  谢淙




附件: 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探究能力--记2021学年第一学期区八年级数学第四次教研活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