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站
“双减”背景下的几何单元教学——图形运动主题教研在上闵外顺利举行
“双减”背景下的几何单元教学——图形运动主题教研
——闵行区初中数学第四次教研活动在上闵外举办
12月15日,闵行区初中数学第四次教研活动在上闵外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闵行区教育学院主办,上闵外承办,上闵外教研组长俞琼主持,教研员张胤睿指导,上闵外、华漕学校、诸翟学校、文来实验、纪王学校的全体初一年级数学老师参加,上闵外江学晴老师、罗阳中学王佳豪老师展示课堂。
江老师执教了一堂题为《11.1平移》的一课时新课。江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运动的实例,引出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平移、旋转和翻折,使得学生获得关于图形运动的具体形象和感性认知;紧接着,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移运动,从而习得平移的定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之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探究平移的性质,加深学生对平移的理解;再后,请学生讨论并演示画方格纸内的平移,并得出:平移前的图形、平移方向和距离、平移后的图形,知二求一;最后,通过方格纸外的平移加深平移的两要素,学习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王老师执教了一堂题为《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的一课时新课。王老师通过播放动画,引导学生复习平移、旋转、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之后轴对称图形与旋转对称图形的类比做铺垫;之后,通过现场演示翻折运动并播放翻折动画,突出翻折与对折的差别,让学生对翻折有了比较充分的感知;接着,结合动画,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观察、以及类比思想自行探索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再后,请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些常见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进行判断以及绘制对称轴,培养学生作图能力、观察能力;最后,请学生小组合作按要求在备用图上画出符合条件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的理解。
说课环节,江老师阐述了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并分享了备课时对教案的不断改进和心得,同时也做了详细的反思。主持人俞琼老师简单介绍了磨课的过程,肯定了江老师能用心、高效地针对大家给予的意见进行反思和修改。王老师根据学情,对教学方法的渗透非常深入和具体。从教学原则到教法应用,都解释得非常细致。让听者能感受到教师的用心以及本节课教学的科学性。同时,教研员张胤睿也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完成度高。
研讨环节,教研员张胤睿、各校数学老师围绕两位老师的课堂思路、课堂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江老师的课能够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平移”直观上的初步认识转变为对“平移”的定义、性质的充分认识,通过俄罗斯方块、联系现实生活中平移图形的方法,让孩子们通过讨论,自主探究等形式进行学习,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更是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王老师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通过设置情景:“布置圣诞树”这一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趣中充分体验了翻折与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最后通过合作完成探究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于翻折与轴对称概念的认识与运用。两位老师都能够寓教于乐,受到了教研员张老师的的充分肯定。
本次教研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和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教师之间的传帮带作用,使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