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站
学院动态
- 综合要闻
- 闵行教育研究
- 《闵行教育》
- 学院简讯
- 政策文献
- 考察交流
- 闵行教育研究
综合研究
- 小学教学研究
- 初中教学研究
- 高中教学研究
- 综合教学研究
- 试题精选
- 教学案例
- 学前教学研究
- 教学进度
- 普教信息
- 教育科研
教研动态
- 学前研训活动
- 小学研训活动
- 初中研训活动
- 高中研训活动
- 综合研训
- 特殊教育
- 小学研训活动
教师培训
- 培训信息
- 骨干培养
- 国际教育
- 相关文件与资料
- 骨干培养
干部培训
- 干训动态
- 学员交流
德育研究
- 德育信息
- 心理辅导
- 家庭教育
- 班主任工作
- 青春期教育
- 卫生与健康
- 心理辅导
教育科研
- 课题管理
- 学术活动
- 成果推广
- 科研培训
- 重点项目
- 闵行教育研究
- 链接
- 资源
教育技术
- 学校调研
- 课题研究
- 教育培训
- 网络管理
- 影像技术
- 应用软件
- 课题研究
注重情境,设计任务 ——记闵行区六、八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10月21日,尽管天气骤冷,但是闵行区六年级与八年级的语文老师们热情满怀,来到莘光学校参加“双减”背景和单元视野下学习任务设计的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既有课堂教学展示,也有作业设计交流,内容充实丰厚。
在课堂展示中,莘光学校杨彦利老师与李艳兰老师分别执教六年级第四单元的《穷人》、八年级第三单元的《三峡》。
杨老师关注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故事情节入手,再品析穷人生活处境之“穷”。为了理解穷人精神之“富”,杨老师设计了“替穷人发声”的情境任务:“第二天,邻居们知道了桑娜和渔夫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都认为桑娜和渔夫简直‘疯了’,纷纷提出质疑。面对邻居们的质疑,你认为桑娜和渔夫会如何回答?”在情境中分析,学生们兴趣盎然,不仅认识了桑娜的勤劳、善良,还体会到了渔夫的坚定、乐观与担当。最后,杨老师又以“为什么还要以‘穷人’为题”的问题,让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峡》是一篇句式整齐、声韵和谐的写景名篇。李老师首先让学生在多种朗读与评价中大体感知其语言特点。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李老师设计了“拍摄三峡纪录片”的情境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进行拍摄,然后在任务单上填写拍摄的景物、景物特征、旁白、背景音乐风格等内容。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李老师还以第一段为例,做出了示范,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单。最后,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语段关系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分组听完莘光学校老师的两节课后,老师们齐聚星光剧场观摩学习教研员鲍清老师《金色的鱼钩》教学示范课。鲍老师立足单元视野,挖掘自读课文的独特价值,致力于让学生学会阅读小说这一类文本。在具体教学中,鲍老师让学生通过比较单元中不同篇目的标题、内容、写法去关注小说的环境、人物形象、矛盾冲突。小说的结尾也值得品味,鲍老师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单元篇目中的结尾,引导学生体会小说的魅力——生活有多种可能,小说有多种可能性。
随后,莘光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王博老师主持了研讨环节。八年级赵茜老师做了《“双减”之下,走“新”更走“心”——单元视野下情境式作业设计》的交流分享。赵老师谈了单元作业设计遇到的困难,比如单元内容的整合、目标动词的选择、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等。随后,她从单课与单元的关系整合、生活情境的创设、作业梯度的优化等方面分享了单元作业设计的感悟。熬
在观摩学习以后,文来实验的吴霞老师和七宝实验的马玉萌老师做了点评。吴老师肯定了李老师情境任务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也指出了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单元作业设计目标对接精准、层次清晰、形式多样、量少质高、形式新颖。马老师在肯定了六年级备课组作业设计的基础上,也称赞了杨老师的课很具有小说文体意识,阅读策略也很符合学理。同时,马老师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托尔斯泰要将雨果的诗歌《可怜的人》改写成小说《穷人》?对此,她从文体、叙述视角、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与思想等角度对《穷人》的文本研读提出了新的思考。
最后,鲍老师从“情境”与“支架”两方面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一方面肯定了此次教学与作业设计中的情境创设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也指出支架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作业方面,鲍老师也提醒教师们要关注课堂练习作业与课后作业的精准对接。
此次活动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教学实践都给老师们以很大的启发。在“双减”背景下,区内老师将凝心聚力,智慧共享,一起探讨教学新样式与作业新形式。
(莘光学校 邵娟 齐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