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探索多元化心理疗愈方法,2025 年 10 月 15 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研活动,在上海市七宝中学浦江分校大会议室顺利举行。活动由闵行区教育学院李攀老师主持,全区 40 多位高中学段专兼职心理教师参与研讨。
一、专家引领:园艺疗法与自然的关联
活动伊始,黄燕老师以“园艺疗法在中学心理工作中的应用”为题,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与实际操作案例,深入且清晰地阐释了植物与学生心理的深层次关联。通过案例剖析和互动体验,黄老师指出,园艺疗法主要借助刺激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改善身心状况,能够有效缓解学生情绪、提高专注力,在中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受欢迎度和认可度。
二、探索实践:宠物疗愈的温情力量
七宝浦江分校心理教师邹鸿荣以“宠物疗愈在心理活动中的应用”为主题,分享了借助动物互动辅助心理疗愈活动的实践探索。通过展示校内电子宠物手工活动、班级“宠物陪伴角”、学生与温顺宠物(如兔子、仓鼠等)的互动记录,以及学生对大型动物辅助疗愈活动的反馈,生动地诠释了宠物如何成为青少年情感支持的载体。
三、教研部署:深化实践与区域协作
闵行区教育学院李攀老师在认真总结本次活动时,对其所取得的实践价值和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强调本次活动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总结发言中,李老师郑重宣布将启动下一阶段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教研计划,具体包括以下四个重要方向:首先,开展"AI心理新尝试"专题研究,重点探讨人工智能产品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创新路径,探索智能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其次,推进"心理预防新探究"项目,深入研究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构建更科学有效的预防体系;第三,实施"心理网络新探索"计划,通过组织区域多模态心理筛查试点学校的经验交流研讨会,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与创新发展;最后,开辟"心理工作新视角",从一线心理教师的专业视角出发,深入开展学生成长体系的实践研究,形成更具指导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成果。
四、活动反响:自然与心灵的对话
参会教师一致表示,此次活动以“分享 + 体验”的方式,为教师们带来了多元化的疗愈视角,将“生命教育”与“心理成长”进行了有机融合。一名教师感慨道:“从植物到动物,我们看到了心理教育更为广阔的可能性——自然本身便是最温和的疗愈师。”
未来,本校将持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各学校共同探索更为多元、更具温情的心理健康支持路径,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