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该如何合理快速有效地处理课上生成性资源?带着问题思索,2021年5月12日下午,闵行区高中心理教师在上海市莘庄中学参加“立足课堂 共同成长”闵行区高中心理教研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崇明区教育学院副书记姜企华老师、心理教研员魏超波老师和上海市崇明中学吴冬辰老师,由闵行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李攀老师主持。
首先,课堂教学。吴冬辰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通向罗马之路》的心理课。吴老师从学生进入高中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心灵游戏——通向罗马的路”的活动环节,引导学生提炼总结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在头脑风暴的“思”与“辩”中启发学生将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成解决某个问题具体化的方法,激发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其次,课后研讨。吴老师分享了设计这节课的意图和思路,三个活动分别对应三个教学目标,强调全班学生的参与性、趣味性和体验感。接着,闵行区高中心理老师对吴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点评,认为吴老师的这堂课逻辑清晰、自然流畅、有趣实用,针对课堂中直接生成的内容做出了很好的回应和引导,展现了吴老师作为一名心理老师的专业能力。
最后,专家点评。魏超波老师提到心理课需要通过体验、感悟、思辨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姜企华老师提出心理课需要处理好收与放、跟与引、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整个研讨过程气氛热烈,老师们各抒己见,在学习和思辨中聚焦心理课堂,达成了心理课堂“助人自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目标的共识。